
你知道吗?混凝土作为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然而,有很多因素在悄悄摧毁混凝土的耐久性,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 内部因素 - **水泥品种与质量**:不同品种的水泥,其矿物成分和性能有所差异。比如,低热水泥水化热低,抗裂性好;而早强水泥早期强度增长快,但耐久性可能稍差。如果水泥质量不合格,如细度不够、含碱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而影响耐久性。 - **骨料特性**: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其质量对耐久性至关重要。若骨料的粒径、级配不合理,会使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大,降低密实度。此外,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过高,会削弱水泥与骨料的粘结力,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容易使混凝土表面剥落,影响耐久性。 - **水胶比**: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胶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多,密实度降低,使外界的水、空气和有害介质更容易侵入混凝土内部,加速混凝土的劣化。 ### 外部因素 - **物理作用** - **冻融循环**: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经常会遭受冻融循环的破坏。当混凝土中的水分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约9%,这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巨大的压力。反复的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不断扩展、连通,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剥落、强度降低。 - **磨损与冲蚀**:一些水工建筑物、道路等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水流、风沙等的冲刷和磨损。长期的冲刷和磨损会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逐渐流失,骨料暴露,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 **化学作用** - **碳化**: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等物质,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当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时,会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钢筋失去保护,容易发生锈蚀,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 **硫酸盐侵蚀**:在一些土壤或地下水中,含有硫酸盐等侵蚀性介质。这些介质会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钙矾石等膨胀性物质,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膨胀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剥落,严重破坏混凝土的耐久性。 - **碱 - 骨料反应**: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泥含碱量较高,同时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等成分,在混凝土硬化后,水泥中的碱会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凝胶状物质。这种凝胶会吸水膨胀,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变形,是一种非常隐蔽且难以修复的耐久性破坏因素。 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是这样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夹击”下逐渐被摧毁的。了解了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让建筑物更加坚固耐用。你还知道哪些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呢?欢迎一起讨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