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做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防雷措施的一些方法: ### 接地系统设置 - **接地体选择与安装**:采用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相结合的方式。垂直接地体可选用角钢、钢管等,长度一般为2.5米左右,垂直打入地下。水平接地体通常使用扁钢,将垂直接地体连接起来,形成接地网。接地体应埋设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深度不小于0.8米,以确保与大地良好接触。 - **接地电阻要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4欧姆。如果土壤电阻率较高,可采取增加接地体数量、延长接地体长度或使用降阻剂等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 ### 钢结构连接处理 - **构件间可靠连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构件之间应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可靠的电气连接。对于螺栓连接,要确保螺栓拧紧,并有防松措施,以保证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足够小,使雷电流能够顺利通过钢结构传导到大地。 - **跨接处理**:在一些可能存在电气不连续的部位,如钢结构的伸缩缝、沉降缝等,应设置跨接线。跨接线一般采用铜质或镀锌扁钢,其截面积应根据雷电流大小和钢结构的规格来确定,以保证在雷击时能够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 ### 接闪器设置 - **安装位置**: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屋顶或其他易受雷击的部位设置接闪器。接闪器可以是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等形式。对于有金属屋面的钢结构建筑,可将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但要求金属屋面的厚度、导电性能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 **保护范围**: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覆盖整个建筑物,可根据滚球法来确定接闪器的高度和数量。滚球半径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一类防雷建筑物取30米,二类防雷建筑物取45米,三类防雷建筑物取60米。 ### 等电位联结 - **内部设备连接**: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内的电气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等通过等电位联结线连接到同一等电位带上,形成一个等电位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在雷击时由于不同金属物体之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的反击现象,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进出建筑物线路处理**:对于进出建筑物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应在入口处将其金属外皮或屏蔽层与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带进行可靠连接,防止雷电波沿着线路侵入建筑物内部,造成电气设备损坏。 ### 防雷检测与维护 - **定期检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投入使用后,应定期进行防雷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接闪器、引下线、等电位联结等的电气性能和连接情况。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或雷击多发地区,可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 **维护保养**:日常要加强对防雷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查防雷装置是否有损坏、变形、腐蚀等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同时,要保持接地体周围土壤的良好状态,避免因土壤流失、积水等问题影响接地效果。 此外,还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功能、所处环境等因素,结合相关防雷规范和标准,采用一些先进的防雷技术和产品,如提前放电避雷针、智能防雷监测系统等,进一步提高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防雷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