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辉鱼五金制品有限公司400-6699-803(鉴别上海辉鱼产品真伪以质保书为准)
首页 > 加固资讯 > 碳纤维加固 / 不同混凝土表面,粘钢加固施工细节大不同

不同混凝土表面,粘钢加固施工细节大不同

“别以为粘钢加固就是往混凝土上贴钢板!不同表面瞎用一套手法,钢板迟早跟混凝土‘离婚’,加固变‘败家’!” 粘钢加固的成败,80% 藏在混凝土表面处理里 —— 新浇筑的、老旧碳化的、蜂窝麻面的,处理方式差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今天跟着上海辉鱼,把不同混凝土表面的施工细节扒透,让你的粘钢加固牢如磐石!

一、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别被 “新鲜” 迷惑,浮浆是 “隐形杀手”

新浇筑的混凝土(龄期 28 天以上)看着干净,实则藏着 “浮浆陷阱”。这些表面的水泥浮浆、游离石灰,强度比石头低 10 倍,不处理直接粘钢,就像把钢板粘在面包上,一受力就分层。
正确操作
  1. 磨掉 “假皮肤”:用角磨机装金刚石磨片,把表面浮浆磨掉 2-3mm,露出石子和砂子的 “真面孔”。磨到什么程度?用手指抠不动,浇水后不会泛白 —— 这说明浮浆已除净。
  2. 清灰要 “洁癖级”:先用高压气泵吹三遍,再拿蘸丙酮的棉布擦两遍,直到棉布上看不到一点白灰。上海辉鱼的施工队有个规矩:最后一遍擦布如果脏了,必须返工。
  3. 边角 “斩草除根”:梁边、柱角的圆弧处,要用角磨机切成直角,避免钢板贴合不紧。某工地图省事没切角,结果边角空鼓率达 30%,只能凿掉重贴。

我的吐槽:见过太多人觉得 “新混凝土不用处理”,结果钢板粘在浮浆上,半年就鼓包!上海辉鱼的技术员到现场,第一件事就是用螺丝刀划混凝土,划得动就必须磨 —— 这不是较真,是保命!

二、老旧碳化混凝土表面:先给混凝土 “脱层皮”,再谈粘钢

30 年以上的老建筑,混凝土表面大多像 “老树皮”—— 碳化层厚、风化起砂,有的一摸就掉渣。这种表面不处理,粘钢胶根本抓不住基层。
正确操作
  1. 凿掉碳化层:用风镐或电锤凿除表面碳化层(碳化深度用酚酞试剂检测,不变色的就是碳化区),直到露出新鲜混凝土。某老厂房柱子碳化层厚 5mm,凿除后检测,混凝土强度从 C20 升到 C30,这才是能粘钢的 “好底子”。
  2. 修补 “烂摊子”:风化起砂的地方,用上海辉鱼的修补胶填平 —— 先刷界面剂,再抹修补胶,刮平后养护 3 天,硬度能达到 C40。别用水泥砂浆修补,它跟老混凝土 “不亲”,迟早开裂。
  3. “毛化” 处理:用角磨机在修补后的表面磨出 2mm 深的纹路,就像给墙面 “刻防滑槽”,增加胶层摩擦力。某办公楼加固,没做毛化处理,钢板粘得像 “贴膏药”,拉拔测试时直接整片掀起。

我的愤怒:老建筑加固最忌讳 “表面光”!见过施工队给碳化层刷层胶就粘钢,结果一年后钢板带着混凝土碎块往下掉,这不是加固,是制造危楼!

三、蜂窝麻面 / 孔洞混凝土表面:填不实,粘再牢也白搭

混凝土浇筑时漏振形成的蜂窝麻面,就像表面的 “烂疮”,不填实直接粘钢,胶层会陷入孔洞,形成 “虚粘”。
正确操作
  1. 清孔要 “见底”: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孔洞里的浮渣、尘土,小的麻面用修补胶直接填,直径超过 50mm 的孔洞,要先凿成 “倒喇叭口”,方便修补胶锚固。
  2. 分层填实:上海辉鱼的修补胶初凝前(约 30 分钟),要分层填塞,每层厚度不超过 20mm,用钢筋捣实。某桥梁梁底蜂窝修补,工人图快一次填满,结果里面全是气泡,粘钢后受力开裂,返工花了 20 万。
  3. 找平是关键:修补后的表面要用靠尺刮平,误差不超过 3mm,不然钢板贴上去会 “翘角”。某工地修补后高低差 10mm,强行用胶找平,结果胶层厚的地方固化起泡,成了 “定时炸弹”。

我的感慨:蜂窝麻面就像 “伤口”,必须清创缝合才能愈合,糊弄着包层布,迟早发炎流脓!上海辉鱼的修补胶能和老混凝土 “长” 在一起,可总有人嫌麻烦,最后花更多钱返工。

四、油污 / 化学污染混凝土表面:油不除,胶白涂

车间地面、厨房墙面这些地方,混凝土表面常沾油污或化学药剂,它们就像 “润滑剂”,会让胶层和基层 “分家”。
正确操作
  1. 除油要 “连根拔”:非凝固油污用丙酮或专用除油剂擦拭,凝固的老油垢用喷灯烤软后铲除,再用角磨机打磨 —— 某食品厂车间加固,工人擦了三遍丙酮,棉布上还有油迹,最后磨掉 3mm 混凝土才彻底除净。
  2. 中和化学污染:酸性污染用清水冲洗后,刷一遍碱性中和剂;碱性污染用草酸溶液中和,再冲洗晾干。某电镀车间加固,没中和酸液就粘钢,半年后胶层被腐蚀得像 “豆腐渣”。
  3. 检测 “亲水性”:处理后泼水测试,水能均匀散开不聚珠,说明油污除净了;聚珠的地方必须返工。这步省了,后面全白干!

我的吐槽:油污是粘钢胶的 “死对头”!见过用洗衣粉除油就粘钢的,结果钢板像 “滑板” 一样能推动,这种工程验收时能过,纯粹是拿生命开玩笑!

五、不同表面通用原则:这些细节能救命

不管哪种混凝土表面,这三条 “铁律” 都得遵守:
  • 胶层厚度 2-3mm:用齿形刮板在钢板和混凝土上都涂胶,厚度均匀,像抹花生酱一样 —— 某工地胶层薄的地方 1mm,厚的地方 5mm,结果薄的地方粘不住,厚的地方起泡。
  • 钢板压实要 “见胶线”:钢板贴上去后,用夹具或螺栓压紧,边缘挤出 1-2mm 宽的胶线(说明胶层饱满),24 小时内不能松动。某工地半夜赶工,螺栓没拧紧,早上发现钢板翘边,胶层已固化,只能割掉重粘。
  • 养护要 “给够时间”:25℃时养护 7 天才能受力,低温时要裹加热毯(保持 15-25℃)。某冬季施工,没养护就吊装,钢板带着胶层被拉开,好好的钢件成了废品。

我的暴脾气总结:粘钢加固就像给建筑 “接骨”,不同伤口有不同疗法,一刀切的糊弄,迟早出人命!上海辉鱼的胶再好,施工细节不到位,也成不了 “神药”。那些觉得 “差不多就行” 的人,建议去看看因粘钢失效倒塌的建筑现场,看你们还敢不敢偷懒!
不同混凝土表面的粘钢细节,看完这些心里该有数了吧?你们对此怎么看?
本账号部分素材由第三方提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联系方式:400-6699-803
辉鱼客服人员会一对一竭心为您服务

信任由一次愉快的交谈开始

咨询热线:400-66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