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应力锚具系统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 定义与作用 - **定义**:锚具是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 - **作用**: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通过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混凝土构件上,使预应力筋的拉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从而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抗渗性和承载能力。 ### 分类 - **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在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中始终对预应力筋保持锚固状态的锚固工具。包括用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夹片式锚具(YJM)、用于张拉高强钢丝的钢制锥形锚(GZM)、用于镦头后张拉高强钢丝的墩头锚(DM)、用于张拉精轧螺纹钢筋的螺母(YGM)、用于张拉多股平行钢丝束的冷铸镦头锚(LZM)等。 - **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通常埋入混凝土中且不用以张拉的锚具,也被称作挤压锚或者P锚。 ### 规格型号 - **国内普遍采用的锚具规格**: - **M15 - N锚具**:M代表锚具,15代表钢绞线的规格为国标15.20mm的钢绞线(我国一般普遍使用的钢绞线强度为1860MPa级的15.20mm钢绞线),-N是指所要穿载的钢绞线根数。 - **M13 - N锚具**:M代表锚具,13代表钢绞线的规格为12.78的钢绞线(国外一般普遍使用的钢绞线强度为1860MPa级的13.78钢绞线),-N是指所要穿载的钢绞线根数。 - **主要分类**: - **圆形锚具**:规格型号表示为YJM15 - N(YM15 - N)或YJM13 - N(YM13 - N),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张拉一般采用穿心式千斤顶。 - **扁形锚**:规格型号表示为BJM15 - N(BM15 - N)或BJM13 - N(BM13 - N),“B”代表扁形锚具,主要用于桥面横向预应力、空心板、低高度箱梁,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进一步减薄结构厚度。 - **握裹式锚具(固定端锚具)**:规格型号表示为JYM15 - N(YMP15 - N)或JYM13 - N(YMP13 - N),适用于构件端部设计应力大或端部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 ### 技术要求 - **材料性能**: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预应力筋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 - **锚固性能**:夹片式锚具的锚具夹片回缩量不应大于6mm,锚具的锚口摩阻和喇叭口摩阻损失合计不宜大于6%。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筋的要求。用于后张结构时,锚具或其附件上宜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的孔位及孔径应符合压浆工艺要求,且应有与压浆管连接的构造。 - **夹具性能**: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没有影响,且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立交、城市轻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港口码头、岩体护坡锚固、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锚顶、预应力网架、地铁、大型楼堂馆所、仓库厂房、塔式建筑、重物提升、滑膜间歇推进、桥隧顶推、大型容器及船舶、轨枕、更换桥梁支座、桥梁及建筑物加固、钢筋工程、防磁及防腐工程(纤维锚具)、碳纤维加固、先张梁场施工、体外预应力工程、斜拉索、悬索等。 ### 安装与施工注意事项 包括预应力筋的切割方式、钢绞线编束要求、机具设备及仪表的维护标定、混凝土强度要求、承压板面清理、锚具安装要求、张拉工艺控制、孔道灌浆要求、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等方面。例如,预应力筋的切割宜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大吨位预应力筋正式张拉前,应会同专业人员进行试张拉;孔道灌浆要求密实,水泥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等。 ### 检测与试验 - **常规检测**:硬度范围检测,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特殊检测**:静载试验检测、锚板强度检测、锚垫板传力试验等,分别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程进行。